10月19日,“世界电影人文对话:电影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文化载体”高端对话在太湖世界文化论坛第五届年会期间顺利举办。作为太湖世界文化论坛首次聚焦电影产业的高峰对话,唐季礼作为中方电影人代表与多位电影、文化行业人士共话电影艺术在文明互鉴中的重要作用,畅谈新时代对电影人在构建人类文明共同体事业中的新要求。对话结束后,唐季礼接受《人民日报》专访,探讨电影作为文化符号,在本土化及“走出去”过程中遇到的发展问题,畅想电影在未来的更多可能。
唐季礼出席“世界电影人文对话” 以“功夫背后的内涵”讲述电影人文情怀
19日上午,动作指导、导演、影视制作人唐季礼出席“世界电影人文对话:电影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文化载体”活动,与太湖世界文化论坛主席严昭柱,太湖世界文化论坛名誉主席罗马诺·普罗迪、印度著名电影人阿米尔·汗等多位电影、文化行业人士齐聚现场,探讨电影成为人类文化发展载体的主要原因。始终致力于通过电影向世界传播中国文化的唐季礼表示,中国功夫片打动人的核心不是“拳头”,而是中国人的“德”。电影作品要注重人文情怀,要成为情感纽带,要通过人类共通的情感建立起打破藩篱的文化沟通桥梁,用电影作为载体,是弘扬民族传统文化的绝佳手段。
随着技术的快速发展,电影的传播力度和影响力逐步增强,如何把握新时机,电影又将承担哪些文化责任,引起了活动现场的热烈讨论。唐季礼以自身电影作品《红番区》举例探讨,以中国功夫的外衣打入海外市场,传达的精神内核依然是能够引起世界共鸣的“仁义”与情感,他表示各国电影人要建立属于自己的文化品牌,创造电影文化标识。现场,唐季礼与阿米尔·汗更讨论起中国武侠小说《鹿鼎记》在海外的影响力,生动地阐述了电影能更好的承担文化传播与文明互学互鉴的责任与使命。
唐季礼阿米尔·汗接受《人民日报》专访 探讨国际化潮流下的行业发展
当天,刚刚结束高峰对话的唐季礼与阿米尔·汗接受《人民日报》的专访,以“寻找电影更多可能”为主题,通过中印两国的电影发展及跨国电影合作的经验,探讨未来电影面对全球化挑战的前景。面对当下电影市场商业化及技术引用不断加大的局面,阿米尔·汗表示,本土文化要同国际化有机互动,追求高科技更要加强创新。唐季礼十分认同此观点,并着重强调了“内容为王”,要将更多文化内涵注入到人物和故事中,学习好莱坞专注、专业的精神,还要充分利用合拍片进行资源整合。两位电影人都表达了在电影制作中应立足本土文化精神内涵,加强合作、传播多元文化的核心理念。
多年来,唐季礼从武行到导演、监制、制作人,通过《红番区》、《神话》、《功夫瑜伽》等电影作品,推动了以中国功夫为代表的中国文化更加快速的走出国门,在肉身替代特效的时代,为中国电影在海外市场占据一席之地做出了贡献。同时,阿米尔·汗通过《三傻大闹宝莱坞》、《摔跤吧!爸爸》、《神秘巨星》,将印度文化带往了全世界,也通过电影传递着社会现实与人文情感。此次对话让我们看到,诸如唐季礼、阿米尔·汗这样更多的优秀电影人,在电影行业发展上做出的思考和努力,凭借对于电影市场深刻的了解与分析,用光影艺术助力世界文化交流互鉴,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与发展,创造更加丰富多彩、多元美好的文化环境。
唐季礼唐季礼出席电影高峰对话唐季礼出席论坛唐季礼发言唐季礼分享感悟唐季礼接受专访唐季礼与阿米尔_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