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日,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数风流人物》在南京进行开播发布。据悉,这部聚焦1919至1949年中国革命历史及人物的史诗巨制,将于6月中旬重磅登陆多家卫视和视频网站,隆重献礼“七一”。该剧主题深刻,制作精良,场面恢宏,有名有姓的角色就达300人,更动用3万人次的群演,细节上考究精微到瞿秋白一支笔都是在查阅大量史实资料确定了钢笔样式后从古董店淘来的。
汇聚一流主创打造精品 生动诠释伟大建党精神
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数风流人物》由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出品,该剧紧扣中国共产党人“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聚焦13位中共一大代表,以及为中国共产党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革命先驱,以人物命运的起伏变化折射出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生动阐释了“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展示了中国共产党接续奋斗的力量源泉,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凝聚共识、汇聚力量,在伟大建党精神指引下,弘扬光荣传统、赓续红色血脉,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汇聚起砥砺奋进的磅礴力量。该剧入选广电总局2018—2022年第三批重点电视剧规划选题名单。
当天,江苏省委宣传部副部长徐宁,江苏省广播电视局副局长尹晓平,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领导卜宇、周斌以及陈辉、蒋宏宾、顾建国、任桐、蒋小平、季建南、何宁、崔峰出席发布仪式。侯京健、菅纫姿、张洪睿等主创代表来到现场,导演余丁、编剧王青伟等则通过视频连线出席。发布会上,江苏广电总台副台长蒋小平代表出品方致辞,他表示,在该剧筹备、拍摄和制作过程中,国家广电总局、江苏省委宣传部、省广电局给予了许多关心和指导。台领导牵头组织了数十次相关会议,对项目精益求精,反复打磨。该剧剧本先后历时三年多,几经修改打磨最终成型。“《数风流人物》不仅是一部优秀的文艺作品,也是一部党史教育的生动教材,相信播出后能让广大观众深刻领悟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的道理”。
据介绍,《数风流人物》台前幕后组建了一流的创作团队。编剧王青伟曾执笔《风华正茂》《周恩来回延安》等作品;导演余丁,曾执导《鸡毛飞上天》《追梦》等作品。在演员选择上,注重选取思想品德修养、职业道德素养和人文艺术涵养较高的德艺双馨的艺术工作者,汇聚了侯京建、李乃文、菅纫姿、孙坚、张洪睿、何建泽、张粟、战菁一、丁勇岱、赵子琪、吴玉芳、霍青、谭凯等一批实力演员和德艺双馨老戏骨。
彰显人物和情感的魅力 厚重历史年轻化表达
发布现场,该剧的主题曲、海报以及片花同步首发。首款亮相的“阶梯版”主海报可谓点题之作,在辽阔的历史天空下,朝阳似火染云天,一群青史留名者云聚历史台阶上,而意气风发、傲立潮头的正是高吟“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的毛泽东。当天,新鲜出炉的片花及主题曲MV首次面世。第一次在大银幕上看到该剧的精良影像,到场的主创们感触颇深。
回顾《数风流人物》的创作拍摄过程,编剧王青伟说,作为一部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剧,《数风流人物》在叙事结构上不是简单以历史结构为脉络,没有把表现重点放在炮火连天的战争场面上,而是聚焦于“人”和“人的故事”。在导演余丁看来,该剧最大的挑战就是要将大家耳熟能详的历史讲出时代新意,以情感带出历史会更有温度,这也是该剧选择的表达方式,“剧中的每一个史实故事、每一个人物都是真实而鲜活的”。
其他的主创在谈及创作心得时,纷纷表示,《数风流人物》是一部从“人”出发关照历史的剧集,将历史人物还原成了一个个普通人,通过人本视角增强角色的说服力、感染力。饰演李大钊的张洪睿在观看了片后非常激动,他说,剧中对革命家的刻画,抓住了三个“美”,分别是共产党人的信仰之美、人性之美和情感之美。演员菅纫姿更谈及剧中有这样一场戏,讲述杨开慧被捕之前与孩子们诀别,她叮嘱孩子们隐姓埋名,不能透露父亲的身份,而年幼的毛岸青无法理解,倔强地不肯改名,杨开慧情急之下打了孩子一巴掌,这个巴掌饱含了一个母亲对孩子最深沉的爱,也将无产阶级革命者为大家舍小家的革命信念生动地刻画出来。
在当下众多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中,《数风流人物》的青春气息尤其充盈,青春感、年轻化是该剧的一大特色。饰演毛泽东的演员侯京健已在不同的影视作品中先后12次扮演毛泽东,当天他说,越来越多的青年人开始关注主旋律作品,这对演员们也提出了新的要求,要避免程式化的表达,让所饰演的人物接上地气,以情动人。《数风流人物》通过普通人的成长叙述、情感化的表达呈现,构建了革命先烈与当下年轻人的精神连接,感召年轻观众牢记革命先烈的信仰与牺牲、理想与奋斗,激发爱国爱党、奋力拼搏的使命担当,从伟大建党精神中汲取奋斗力量。
有名有姓角色超300位 场面恢宏群演超3万人次
“忠于历史,真实还原”是该剧创作的重要原则。从1919年探索救亡图存的青年志士们的振臂高呼,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庄严宣告成立,《数风流人物》时间跨度长达30年,剧中人物多、场景散、拍摄难度很大。本着“忠于历史,真实还原”的创作原则,剧中仅有名有姓有台词的角色就超过300位,剧组动用特约和群演超过3万人次,而为了准确传达人物特性和时代质感,剧组准备的演员服装共有12000多套。全剧设置了650多个大场景和2000多个小场景,还一比一复刻还原了韶山冲、安源煤矿、清水塘、延安窑洞等重要场景,置景量是一般电视剧的三倍,仅存放道具的仓库面积就有近5000平米。
真实还原还体现在剧组对细节的精进追求,据介绍,片中杨之华送给丈夫瞿秋白的一支钢笔,看似平平无奇的一个道具,是美术组在查阅大量史实资料确定了钢笔样式后,辗转多个古董店铺才最终淘到的。
为了呈现更好的艺术效果,创作团队选用了最先进的4K超清宽幅摄影机进行拍摄,创新采取中长焦拍摄大景、短焦拍摄人物的手法,运用遮幅模式,达到了电影化、高品质的成像效果。值得一提的是,4K宽幅拍摄手法虽然能够使镜头语言传递出更多的信息量,但同时也对演员表演、场景设置等提出更高要求。例如,一场毛泽东骑马指挥将士作战的戏份,在拍摄演员特写镜头时,周围的群众演员、环境布置等均需要保持待机拍摄状态,这种宽比例画幅将为观众带来沉浸式、电影级的视听盛宴。
此外,该剧在历史细节的考证、人物台词、特技呈现、音乐等方面均反复打磨,精益求精,极致化呈现。比如,为贴合剧中众多人物的情绪和情节,该剧创作了100余条音乐,片头曲和主题曲更是细抠到每一个和声、每一个音色,将伟大建党精神融入到了剧作创作生产的全过程。